道门通教必用集(上)
门通教必用集
经名:道门通教必用集。原题宋吕太古集。九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目 錄
序
目錄
卷一 矜式篇
太上出家经训
玄门入道求出家法身十七愿念
历代宗师略传
卷二 词赞篇
启堂颂
焚牒颂
智慧颂
奉戒颂
请师颂
唱道赞
华夏赞
三启颂三首
玉京步虚词十首
金阙步虚词
步虚词十首
玉清乐
上清乐
太清乐
白鹤词(四首)
出堂颂
经仪三归依赞
宿命赞
启经赞
送经赞
解坐赞
七真赞
小学仙赞
焚章颂(二首)
焚词颂
度简颂
符戒颂
焚简颂
山简颂
水简颂
三涂五苦颂
明灯颂
散花乐
古散花乐
五字散花乐
散花词
焚朱表颂
解坛颂
还戒颂
辞师颂
奉送赞
难思议赞
祝镇天真文
一炼度真文
又一首
五方消灾真文正字
祝消灾真文
祝符戒
祝荚龙
十二念
十二愿
巢仪十二念
普供养赞
祝八威真文
八威真文
卷三 赞咏篇
五方卫灵咒
五炼生尸宝章
外坛赞咏
为亡者皈依三宝忏罪
又一首
卷四 启奏篇
高功上御案香祝
上手炉香祝
上洞案香祝
上手炉香祝
祝香后入意文
启坛文
启坛文
黄箓斋祝香入意后文
诸斋祝香陈愿意后文
启坛文
启坛告真
宿启白五师文
建坛发炉
启斋五师前
清旦
临午
静夜
本命经文
真武经文
安宅经文
卷五 职佐篇
黄箓第一日:为国叹经文
第二日:迁拔叹经文
第三日:消灾叹经文
饿晦
黄箓启坛忏悔
散坛忏悔
消灾忏悔
迁拔忏悔
外坛开方
黄箓大斋第一度:召请祀典神只
第二度:召请亡魂
第三度沐浴度魂仪
咒施甘露法食仪
卷六 赞导篇
卷七 威仪篇
勑坛仪
杜天师杀剑咒
张无尽金箓仪中煞剑咒
楊次公敕水启白
张无尽启白
新修
卷八 威仪篇
第一时
第二时
第三时
第四时
第五时
第六时
第七时
第八时
第九时
卷九 精思篇
发奏
白事
升坛
夜入户咒
夜出户咒
朝入户咒
朝出户咒
存思
步虚精思
释诀
命魔咒
命魔说
诵经静念诀
《道德经》精思存神诀
《度人经》精思存神诀
释诀
《南北斗经》精思存神诀
《道德经》玄蕴咒
《度人经》玄蕴咒
《生神经》玄蕴咒
赵明举法师存气熏衘歌
印章七元魁杓真形符
伏章步斗图
步斗歌
道门通教集序
天师立教于西蜀,广成终老于益州,故蜀之人奉道为盛,而仪注亦甚。详第所传,素无刊本,差误实伙。顷观中藏书既成,适左史简池刘公、太常眉山朱公,官中都。元素因宗丞二江李公有请,得都下道经数百卷,皆吾蜀所缺者。其间科仪居多,乃令小师太古,参较同异,考古辨今。始自童蒙,讫于行教,缀缉成集,以贻后人,会掌两川黄箓。四方同人,莫不辐凑,用是俾鋟诸木,与众共之。予尝患不善,斲者旁观袖手,又从而指笑之,或则钳口结舌,秘为己私,终身不肯吐一辞与吾徒。是正岂太上为人,则愈有愈多之意,教门缺典,不特此识者,尚同是念,以侈正一广成之风,不亦宜乎?嘉泰改元,辛酉季夏,江原朴庵道士吕元素晝。
古者,天子祀天地,格神明,皆具牺牲之礼,洁粢盛,备衣服,先散斋,而后致斋,以成其祭,犹虑仪不及物,与不成享也,而况士庶乎?是以太上谈经立法,以好生恶杀为务。继之天师因经立教,而易祭祀为斋醮之科,法天象地,备物表诚,行道诵经,飞章达款,亦将有以举洪仪,修清祀也。是故歌雍诗颂清庙,使声成文,谓之音可以通于神明,祷于上下,唱步虚,咏洞章,原其理也,亦无二致。自天师立教之后,而道家者流合规仪者,则失于声音之学;得音声者,失于规仪之备。亦犹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安可以制其方圆乎?宋时鹤林吕氏,因诣京师,览藏典而搜括道玄,编成集策,目之曰《通教集》焉。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为国为家,为存为亡,祟修醮祭,钦崇道教,无不旁通。抑亦使学人,必以规矩,而通达其教典。观其用心,亦普矣。云台何公,亦因而发明,而使人谙炼科教,编类《炼教集》通行于世。二书之中,互有得失,观览之者,不无疑焉。今锦城三井观道士马道逸,簉迹于簪裳者,积有年矣,留心于科教者,未尝时辍。于是混《通教》、《炼教》二集,取其长者,类聚以成一家之书,鋟梓以广其传。嘱予以叙其意,愚曰:讲学之中,予每留心。科教之内,积年以来,予亦荒嬉。子以为教,而弘是心,予敢不勉,以成其美。学人得此,以知轨范,志士修之,以通神明。是亦教门之盛事也,谁不予之。岁在元贞中秋,仁安观长讲弘道悟真大师韩混成谨序。
道门通教必用集目錄
慕道之初,必求标准,发愿持戒,经训具存。自汉及今,扶宗立教,人天师表,皆可模范,故立矜式篇第一:
太上出家经训
历代宗师略传
童蒙入道,应和居先,起自启堂,讫于辞圣,皆可赞颂,着于经科。点授之初,可无善本,故立词赞篇第二:
步虚词及赞颂
祝诸品真文符简
五方消灾真文
十二愿念
童子长成,教习音韵,单声诵念,赞助行持,传闻舛差,蹈袭芜鄙,悉加厘正,俾就谨严,故立赞咏篇第三:
五方卫灵咒
五劫生尸章
外坛赞咏
法桥文
为亡者归依三宝忏罪两章
安慰亡者并奉送文
旧本步虚篇第四:
今删出步虚,添炼教启奏篇。
关奏启白
上御案香
祝香后入意
启坛文
黄箓斋祝香后文
宿启白五师文
建坛发炉
启斋五师前启师
黄箓为国三时告师
本命经文
真武经文
安宅经文
冠简之初,必由赞佐,内外法事,非止一条,文或未安,本或多误,初步宜谨,择善而从,故立职佐篇第五:
三日叹经文
黄箓启散忏悔
消灾明真忏悔
开五方文
三度召请文
咒食仪沐浴仪
举扬之职,份司威仪,节奏详明,音韵典雅,广成着述,专立为科,必得其人,以动众听,故立赞导篇第六:
杜天师赞道仪序
开坛仪轨
宿启仪轨
行道仪轨
诸忏举方
转经仪轨
斋堂仪轨
言功设醮仪轨
古称威仪,今号都讲,一坛节奏,同着前篇,敕水戒严,启经赞述,皆为紧要,尚多讹误,故立威仪篇第七:
敕坛仪
九时引经文
高功之任,道德威仪,檄召存思,百灵咸听,各有仪注,考诸前人,集为一篇,以备讲究,故立精思篇第八:
发奏诀法
白事说
升坛关奏说
朝夜出户入户咒
礼师存念法
鸣法鼓说
步虚命魔存思法
诵经静念诀
开经蕴咒四首
出官精思存神诀
宣章读太清衘说并歌
印章七元符并说
通天门符聚散形并咒
伏章步斗图并歌
右八篇,皆从道教经科,及历代宗师、近世知名之士二参详考究,集为一编,不敢少有臆说,以误后贤。秘为一家之私,则非通论,爰鋟诸木,与同学共有,为传道度人指教之须。吾侪勿以轻授白衣之徒,自取悔吝。盖此集稍似详备,彼必弃业背本,从事于斯,她日败亡,不无谤怨。其如老庄玄虚之学,金丹养炼之方,奉道之家,人人有份,非此道之在世,系乎朝廷科制也。通识之士,必以斯言为然。嘉泰辛酉季夏中渐江原鹤林道士吕太古书。
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之一
鹤林道士吕太古集
矜式篇
太上出家经训
《出家因缘经》云:道士,凡有七阶。天尊言: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纯静。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谓幽潜学道,仁智自安。五者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七者祭酒,谓屈己尘凡,救度危苦。所以名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念运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持斋礼拜,诵经烧香,奉戒修身,然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惟行道业,故得天上地下、六道四生,礼拜皈敬,最为尊胜,不朝天子,不揖诸侯,作人天福田,为三界依怙。
玄门入道求出家法身十七愿念
一愿不杀生命,断圣种故。二愿永不饮酒,败习性故。三愿永不血味,与体同故。四愿不食五辛,障生天故。五愿不犯婬欲,自乱心故。六愿不说
她过,人恶闻故。七愿不贪财货,为妨道故。八愿勤修功德,自庄严故。九愿不恼乱人,成怨业故。十愿利人不舍,不异我故。十一愿永不妄语,人不信故。十二愿永不懈怠,退道心故。十三愿修学一切方便,成种智故。十四愿永不盗一切物,必倍偿故。十五愿长内修斋,得齐心故。十六愿常照诸法空静,速进道故。十七愿常敦默如愚,自安静故。
已上并童子入道受持。
《升玄经》云:为道士者,与彼俗人事事有反。目不多瞻,见好不惊。耳不听谗,不听乱声。鼻不嗅香,芬芳之腥。口不嗜甘,茹犯众生。心不想欲,财色华榮。手不奸用,足不恶践。此道士之行也。
《升玄经》云:凡出家者,除去饰好,服御巾褐,卑床小屋,容身而已,不得奢侈。除病及游,行就请外,净居闲处,玄乐道,此谓闻道初门、大德之本也。
《定志经》云:昔有十二年少,处世闲乐,共作好食,酣饮嬉戏,或复论议为道持戒之难易。天尊于大定见之,以此年少前世,各为人师,秘恡经典,致诸弟子,亦多犹豫,今堕俗尘,因此微缘,犹可救度。天尊即化为人,从会中过,因悉共语。化人曰:持戒甚易,不持反难。诸人闻之,会然问曰:云何先生,持戒云易,不持反难?化人曰:立身如戒,不畏天子,不畏鬼神,何为不易。如违戒者,是人悉畏,复畏鬼神,云何不难。于是十二年少,闻化人语,皆忆宿命,发心持戒,同证道果。
《法轮经》云:太上玄一真人告葛仙公日,我昔受师训,切厉备经,痛如刀割,尅如毒锥,俛仰伏事,恒不敢亏,痛不敢辞,毒不敢言,今成道果,难报师恩。
《太真科》云:道士修习经业,以五千文为先。讲说通解,度人济己,开化无穷,此为大乘之人。
《太真科》云:开辟之初,圣真仙人,皆宣道气,立法相传。同宗太上,俱称学士。以道为事,事道有功,升号道士。
《明威经》云:为学不可不精,邪正相似,不可不明,不明堕于难境,明者班于易途。明与不明,由心详辨。辨之之法,徧学众经,历试取验,自然朗明,在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无为,无不究悉,自然测三清之妙趣也。
历代宗师略传
道家之学尚矣,黄帝、老子,清静为事。尹令庄列之徒,推而大之,流传至乐臣公。公教盖公,盖公教曹参。其言之有效于经世者如此,况黄老之道哉。噫嘻,世尚奢泰,此道遂隐。神仙之学盛,祷祠之法兴,自东汉而下,讫圣朝之初,蓬丘子贾善翔集以斯道鸣世者百余人,为《高道传》。爰掇其尤者十数,去繁取要,着于经训之末,俾吾徒知所矜式焉。
张天师
天师姓张,名道陵,字辅汉。性沉默好古,博极经史,兼明星纬。赈人之急,不择疏戚,世以是推之,就弟子列者甚众。章帝召不就,喟然与弟子决,唯王长留侍,乃入潜、衡,至中岳,得九丹书。丹成,谓长曰:吾未有大功,岂敢遽服,宜须为国为家,除害兴利,乃可轻举。遂感太上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法,降羣魔玉女,别立二十四治,教人谢过析福,设为科教。蜀人化之,迁善远罪。后于云台峰,太上遣云舆下迎,白日上升。
葛仙公
仙公姓葛,名玄,字孝先。自少好学,经传子史,靡不该览,名振江左。常好弹琴诵庄老,安闲恬淡,内足无求。乃入赤城山修道,复游括苍、罗浮、金精、合皂、玉笥、天台等山,修行研诵,遂感太极三真人下,授三洞宝经,年十八道成,变化叵测。尝集三洞之要为九幽忏,着老子及诸经数十卷。一日告弟子郑思远等曰:吾为吴主所留,不得诵洞经,先作尸解,乃得升天。及期解化,支体柔软,香炁满室,至五日,大风忽起,灯烛皆灭,及火至,失尸所在。
王纂
道士王纂,居马迹山,常以阴功救物。值西晋末,中原乱离,饥馑疾疫,民多毙无救。纂悯之,遂于静室飞章告天,泣涕不已。经三夕,室中有光如晝。已而,祥风景云,纷郁空际,异香天乐,下集于庭,介士旛幢,青童玉女,龙虎备卫。俄而,笙篁之音,自西北至。五色光中,仙官一人告纂曰:太上道君至。于是,百宝大坐,自空而下,道君乃据坐,纂拜首跪伏而前。道君曰:子悯生民,形于章奏,剖心抆血,感动幽明,地司列言,吾得以鉴眄于子。道君于.是为说阴阳代谢,人鬼升沦,六天群魔,败军死将,因衰伺隙,戕害生民,吾以阳威惮之,神咒伏之,自然弭戢。即命侍童授纂神化、神咒二经,及三五斋诀曰:勉而行之,真阶可冀。纂按行江表,疫疠遂息。
陆天师
陆修静,字元德。笃好坟典,旁究象纬。既而叹曰:欲炼形合道,与天俱毕,非此之谓也。遂精专道教,不舍寤寐,闻异人所在,虽远必访,栖于荆岫,而江汉之人,聆声而赴,虚往实归。宋元嘉末,文帝召不起。至明帝,欲以清静,济民于淳朴,素钦先生,乃礼致再三,遂奉诏出山。熊、虎、猿、鸟,悲鸣拥路,其感物如此。至阙,授馆于外,俾朝野得师事焉。先生为指别邪正,校核真伪,由是翕然一变颓俗,尝以三洞经法糅杂,皆刊而正之。又着斋戒仪范,为后世法。与陶渊明为方外友,则其人可知也。元徽五年正月,忽谓门人曰:吾迫于恩命,违其宿尚,今将还旧山矣。弟子讶之,至三月二日,忽然解化,肤色辉映,异香芳郁。后三日,庐山诸徒见车从霓旌,纷然归旧止,斯须不知所在。诏謚简寂先生。
寇天师
寇谦之,字辅真。年十八,倾心慕道,幽感上玄。有仙人成公兴,佣身于其家。谦之一日算周体音鼻,乃天仪也不合,公兴因教之,应手而成。有顷,谓谦之曰:法师有志学道,可能与某遁乎。遂与之游华山,采药而食。谦之自是不复饥,一日谓:某出,当有人将药相遗。但食之,果如所言。视其药,皆毒虫臭恶物,乃惧而出。兴还具对,且叹曰:法师未易得仙,乃可为王者师。复曰:某明日当去,及期果化。谦之遂居嵩阳,不复出。神瑞二年夏四月一日,忽有二人,乘龙持麾来曰:老君至。斯须,太上乘九龙玉车,神仙导从,集于山顶,谦之虔心作礼。太上敕王方平引谦之前曰:吾得中岳集仙宫主表,称张道陵登真以来,修学之人无所师授。今有中岳道士寇谦之,行合自然,宜处师位,吾故授汝以天师之任,及云中音诵即华夏颂、步虚声新科经戒,汝宜宣之,佐国扶世,以化生民。谦之受讫,五云台殿俱隐。谦之自是,志行日新。始光中,朝廷遣官召至阙下。司徒崔浩师事之,主上前席问道,礼遇甚恭,遂建都坛以舍之,由是天下归仰焉。天师尝于中岳,为帝祈福,精诚通感,太上密授帝太平真君之号,是岁改太平真君元年。至九年正月,谓弟子曰:吾梦成公兴,召我于中岳仙宫。及五月羽化,有青炁若烟,自口中出,至天半乃消,其体渐缩,识者谓之尸解,年八十四。后沈猷见于中岳顶,身作银色,光明如日,由是知为仙人。
王道义
道士王道义,魏时人。博览羣书,明纬候。知终南有尹真之所,将弟子六七人来居之,与道士尹灵鉴等四十余人,敷洪道化,朝野钦奉。时岁歉,常住不充。道义大修观宇,丁匠百数,而用度不乏,人咸知师之神化,阴有神助,由是楼观殿宇,一一鼎新。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皆自己力,未始求人。其性浩然无累,后室中尝有人语弟子伺之,皆真仙集焉。永平中,返真之际,白云异香满室,踰日方散。里人有自外归者,见道义乘鹿而去。
正一先生
司马承祯,字子微。事潘师正,得炼形术,无不通妙。师异之,尽付陶隐居正一法,久之辞去,遍游名山。抵天台,构层轩于坛上,目为众妙台。武后召之,未几去,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睿宗复召,命其兄承祎,宣命期以必来。既至,引入中掖,延问以术。先生曰: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凡耳目所知见。每损之,尚不能已,况攻异端,而增智虑哉?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任物自然,而无私则天下治矣。帝叹曰:广成子之言也。因请还山,赐宝琴霞纹帔,命公卿赋诗送之。明皇诏于王屋山,建坛室令居。时女真焦静真,泛海诣蓬莱求师。至一山,见道者谓曰:天台山司马子微名在琼台,身居赤城,真良师也。静真还诣先生受道,未几升仙。尝降谓薛季昌曰:先生得道,高于陶都水,当为东华上清真人。先生忽一日谓草弟子曰:吾于玉霄峰东,望蓬莱有羣仙降驾,今为东华青童君召,必须往赴。俄顷化去,诏赠银青光禄大夫,谧正一先生,帝亲文其碑。先生尝撰《修真秘旨》、《天也宫府图》、《坐忘论》、《登真系》等行世。
李含光
道士李含光,年十三,笃好道学,虽处暗室,如对君父。工篆隶,人称过其父。一闻之,终身不复作。师司马正一先生,见之曰:真玉清之客也。戒曰抱虚,无而积功,其道无穷,托幽阜而灭迹,于德不浅,遂尽付宝书,俾先救人。含光既禀训,忘情于身,周急于物,每启斋醮,斋心洁己,不少怠。明皇诏见问理化,对曰:《道德经》者,君王师也。汉文行,而跻民于仁寿。又问金鼎,曰:道德者,公也。轻举者,公中之私也。若求生徇欲,类于系风,不亦难乎。帝嘉之,优礼以待。未几,请还句曲。诏为紫阳观以居之。帝受福祚真经,请为师不赴,于大同殿具辞遥请。仰号玄静先生,尝着《仙学传》、《天玄异同论》。年八十有七,谓弟子:吾将往茅山。遂顺化于时,祥云降,芝草生,位为茅山仙官矣。
吴宗元
吴筠,字贞节。通经谊,美文辞。举进士不中,去居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道士籍,依潘师正先生究其道。南游天台,观沧海,与名士相从,文词传至京师。明皇召见,与语甚悦,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帝尝问道,对曰:深于道者,无如老子,陛下自求之于五千文可也。复问神仙治炼,对曰:此野人事,非人主宜留意。筠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谏,天子重之。羣沙门嫉其见遇,高力士素事浮屠,共短筠于帝。筠求还嵩山,诏为立馆。尝论谷神之妙,则有《玄纲论》。哀蓬心蒿目之远于道,则有《 神仙可学论》。疏沦澡雪,使无落吾事,则有《洗心赋》、《嵓栖赋》。修胸中之诚而休乎天均,则有《心目论》、《契神颂》。若游仙步虚、王化杂感之作,凡四百五十余诗,权德舆集而为序。后解化,诏謚宗元先生。
刘知古
刘知古,字先玄,沛人。中山靖王远孙,上世官游临邛,遂家焉。母昊氏,感异梦而生,明慧秀正,不喜利名,惟从事于道,出家隶太清观,受三洞经箓。至于八公宝章、三洞宝箓、丹经脉诀之旨、出生入死之道,罔不洞晓。睿宗召问,道业称旨,特加崇锡,后还山。开元中,复召,为民蠲疫,真人视色代脉,布气除痾,民赖以安,十有八九。上宠锡不受,乞归蜀,请以居第为大千秋观,上亲书额,李邕文其碑。后因天长节,改为天长观,复议别营修。或有客至,授以黄白术,虽飞甍连构,颇极壮丽,所费万计,未始资于人工毕。客复至,约于东阳伏牛山,既至其下,有古观葺而居之,行三奔九道之要十年,忽室中有光,产丹芝一茎,扣之作金玉声。忽梦神人谓曰:后山滴泉之下石中,有金鱼跨之,可以升天矣。非此芝扣石,不可致。后访之,以芝扣石,如风雷之震,巨石进裂,得金鱼,长三尺许,乘空飞腾,云雾旋拥而去。真人尝为母荐福,置九幽灯,金箓白简式,至今遵用,幽冥利益,讵可量哉。又有《日月玄枢》、《指迷歌》行于世。圣宋宣和中,改为仙隐观,在成都北城内。
傅练师
傅仙宗,长安人。父伦,资阳令。仙宗幼好道家学,遂隐资阳山。未几,有神人告,玉按山可修行,遂建千龄观,居之一纪。一日,又有神数人告曰:某主,山神也。自师居此,某等日不遑安,况此未为福地,州西平冈山可居。师然其说,鬼神侍卫,即至其所,建坛室以居。明皇崇道,召赴阙,过利州桔柏津,水怪为民害。师以二石板,书符投水中,有二大鱼曝于滩,腹下有丹字曰:赤鲤赤鲤,生居河水,不避仙官,理得其死。刺史具以闻,诏立师祠于津埃。至都,俾于上清宫设醮,帝亲临坛。师行事至,请东方青童君从官将吏。顷间,天兵遍坛之东,上恐惧。既罢,问修何道致此。曰:臣所修务,安人利物,恬淡简易,澄之不清,搅之不浊,以此自胜故尔,上钦悦。久之,乞还山,诏茸其观,亲书额,改曰应真。干元三年十月十四日,忽闻空中云:太上有勑召,遂沐浴登榻而化。有人见之简州,乘青骡而去,信尸解也。
闾丘先生
闾丘方远,字大方。年十六,通经史。二十九,入道,师尤元泽。一日,泽谓曰:子不闻老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盖身从无为而生有为,今却反本,是曰无为。无为者,言无即着空,言有即成碍,执有无即成滞。但于有无一致,泯然无心,则庶几乎道,且释氏以此为禅宗。孔子谓:寂然不动者,其揆一也。老氏又云:迎不见首,随不见后,此何物耶?子能默契,又何求焉。何必空山,长松之下。所惜者,子之才器,足可为真门摽表也。方远受教而去,复事刘处静、叶藏资授道箓,慕稚川贞白之为人,声猷益盛。吴越钱镠,钦其清尚,访于大涤洞,筑室以居之。昭宗累诏不赴,就赐命服,号妙有大师、元同先生,弟子二百余人,惟十余辈深得修真练神之旨。后一日,忽沐浴端坐而化,及就圹,空棺而已。
杜天师
杜光庭,字宾圣。为时名儒,试万言不中,遂入道,事应先生为高弟。尝谓道门科教,自汉天师、陆修静撰集以来,岁久废坠,乃考真伪,条列始末,故天下羽,至今遵行。僖宗召充麟德殿文章应制。尝时推伏曰: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中利初,扈从幸蜀,因老于成都。王建据蜀,召为皇子师。尝谓徐光溥曰:余初学于上庠,书籍皆备,一月之内,份日而习。一日诵经书,二日览子史,三日学为文,四日记故事,五日燕闲养志。一月率五日终始。不五七年,经籍备熟。光溥,盖蜀相,尝师事之。天师始遇陈体,复得神药,后于成都朱仙依之,久唱撼庭,秋辞,卒不遇。一日,忽谓门人曰:昨梦朝上帝以吾为岷峨主司。时方营真宫于青城山告成,遂披法服,礼辞升堂,集弟子嘱别而化。归葬青城,但闻棺轻,启之惟留一屣而已。尝着混元图、翼纪圣赋、广圣义、历帝记、灵验记、科教仪范、章词表式、歌诗杂文数百卷,目曰《广成集》,謚锡广成先生号云。
苏澄隐
道士苏澄隐,居镇阳龙兴观,通老庄,善摄养。开宝二年,太祖皇帝驻镇阳,召之掖升殿。上曰:师年逾八十,容貌甚少,是能养生,宜以见教朕。澄隐曰:臣之养生,不过精思炼神而已。帝王养生,财异于是。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欲,凝神太和。轩帝、唐尧,享国永年,得此道也。上嘉其说,宠锡殊厚。
二张无梦
张无梦,字灵隐。笃孝,闻于乡里,好清静,通易。及冠,委资产于其弟,入华山,与种放、刘海蟾结交,事希夷先生,多得微旨。久之,游天台赤城,结庐十余载,修行精练,以内事形于歌咏,成百首,曰:《还元篇》。夏英公入山见之,得其诗归辇下。王冀公执政,英公以《还元篇》献之,未几以闻。真宗问以长久之策,无梦曰:臣野人,但于山中诵《老子》、《周易》而已,其她不知也。上令讲《易》,即讲谦卦。上曰:独说谦何也?无梦曰:方大有之时,宜守以谦。上喜其说,除着作佐郎不受。一日,复召讲《还元篇》,赐饮,遣使送金帛,皆不受。复赐处士先生号,亦不受。上因以歌赐行曰:混元为教含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沉冥。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乘兴偶然辞涧户,谈真俄尔谒王庭。顺风已得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明日遂行有旨,令台州给着佐俸,至山亦不请,其终始清节如此。年九十九,终于金陵。经三日,顶中白气出,高三尺。有琼台诗行于世。碧虚子陈景元,盖其弟子,得老庄宗旨云。
刘先生
刘从善,字顺夫,自幼稚好道家学。于建隆观,试业为道士。天圣初,承旨住景灵宫。上与太后欲受法箓,韶观妙先生朱自英,于玉清昭应宫建坛,命从善同坛受箓。上严于孝享,遣使谕以先帝忌辰,令于神御前咒食。乃编三洞经内咒局,寻进咒食文。上嘉之,赐全素之号,仍以文颂诸宫观。咒食之科,自从善始。时延宁宫成诏,撰圣像五藏铭应制者甚众,唯从善称旨,以金玉牌刻其文。仁宗不豫,召从善入内奏章,命执政代命。伏章讫,问曰:章达否?曰:已达。时晏驾已数刻,忽复精神明爽,传宣曰:问葛将军何神?从善曰:三天门下有神,曰中元葛将军,主通章之神也。复传宣,令设位。翌日,圣体遂康,谕左右曰:朕昨夜至天门,有葛将军云,皇帝未合来,急借马遣回,遂寤。上解御服,衽席金帛赐之,欲以先生号加锡,固辞。英宗朝丞相韩魏公,复请先生号赐之,又辞。熙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沐浴讫,集弟子于前曰:吾俟大风至,即去。须臾,果风作,如说而化。后有客自蜀还京,见先生乘白马入蜀,祝云:见吾徒,为言之。由是知为尸解矣。尝撰集斋科,及拜章法,及有歌诗行世。
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之一竟
原题宋吕太古集。九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之二
鹤林道士吕太古集
词赞篇
启堂颂
学道当勤苦,歛信运丹诚。烧香归太上,真气杂烟馨。惟希开大宥,七祖离幽冥。
焚牒颂
璇玑星运转,玉漏响初传。告牒真官讫,虔诚启醮筵。忱词祈肸蛮,发露倍精专。仰望真仙众,依稀下九天。
智慧颂
智慧生戒根,真道戒为主。三宝由是兴,高真所崇受。泛此不死舟,倏欻济大有。当此说戒时,诸天来稽首。
奉戒颂
道为无心宗,一切作福田。立功无定主,本愿各由人。虚已应众生,注心莫不均。大圣崇至教,亦由雨降天。高陵靡不周,常卑故成渊。海为百川王,是能舍龙鳞。万劫保智用,岂但在厥年。奉戒不暂亏,世世善结缘。精思念大乘,会当体道真。
请师颂
人各恭敬。
古仪请师,止是经、籍、度三师,作三翻请,且在正坛礼师存念之先,乃自已传度三世之师。后人不加考究,误以三师为天上仙官,故列为五师。今既如是,不可复改,可尊五师中三师,为天上郁罗翘真人、真定光真人、光妙音真人。此乃天台葛仙公授经时,三师亦以见经教,授传之祖,不忘所自也。如三清,亦号三师,已在正坛奉事,不可降为五师也。玄中所以主教,当在第一,三师次之,监斋又次之。
修斋行道,奉请玄中大法师降临坛所。
修斋行道,奉请经籍度三师降临坛所。
修斋行道,奉请监斋大法师降临坛所。
云舆已降,鹤驾来临,斋事周圆,还当奉送。
唱道赞
道场众等,人各运心,众和皈命,三宝一切念。
华夏赞
学言学行言。
三启颂三首
乐法以为妻,爱经如珠玉。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淡泊正气停,蕭然神静默。天魔并敬护,世世受大福。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天人同其愿,缥缈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腾。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尽念稽首礼。
玉京步虚词十首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无。流明随我回,法轮亦三周。玄愿四大兴,灵庆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啸歌观太漠,天乐适我娱。齐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妙想朗玄觉,诜诜巡虚游。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俯命八海撞,仰携高仙子。诸天散香花,蕭然灵风起。宿愿定命根,故致摽高拟。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宝台,光明焰流日。炜烨玉林华,蒨集耀朱实。常念飡元精,炼液固形质。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左顾提郁仪,右眄拥结璘。六度观梵行,道德随日新。宿命积福应,闻经若至亲。天挺超大才,乐诵希微篇。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精。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泥丸洞明照,遂成金华仙。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诸天。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仙。
控辔适十方,旋憩玄景阿。仰观劫仞台,俯眄紫云罗。逍遥太上京,相与坐莲花。积学为真人,恬然榮卫和。永享无期寿,万椿奚足多。
大道师玄寂,真仙有无英。公子度灵符,太一捧洞章。舍利耀金姿,龙驾欻来迎。天尊眄云兴,飘飘乘虚翔。香花若飞雪,纷霭茂玄梁。头脑礼金阙,携手游玉京。骞树圆景园,焕烂七宝林。天兽三百名,狮子巨万寻。飞龙踯躅鸣,神凤应节吟。灵风扇奇花,清香散人襟。自无高仙才,焉能此必。
严我九龙驾,乘虚以逍遥。八天如指掌,六合何足辽。众仙诵洞经,太上唱清谣。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五苦一时迸,八难顺经寥。妙哉灵宝囿,兴此大法桥。
天真帝一宫,霭霭观曜灵,流焕法轮纲,旋空入无形。虚皇抚云璈,众真诵洞经。高仙凛手赞,弥劫保利身。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散花陈我愿,握节征魔王。法鼓会羣仙,灵唱靡不同。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
金关步虚词
始青黎元盖,金香结朱烟。飞神总翘辔,稽首玉帝前。帝心浩以舒,锡吾太灵篇。是谓不灭道,万天秉吾权。吾行空洞中,下仙昧其渊。
步虚词十首
太极份高厚,轻清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
大梵三天主,虚皇五老尊。尚难窥徽妙,岂复入名言。宝座临金殿,霞冠照玉轩。万真朝帝所,飞舄蹑云根。
蒙蒙如细雾,冉冉曳铢衣。妙逐祥烟上,轻随彩凤飞。几陪瑶池宴,忽指洞天归。伫立扶桑岸,高奔日帝晖。
旋步云纲上,天风飒尔吹。飘裾凌斗柄,秉拂揖参旗,狮子?丹绶,麒麟导翠辎。飞行周八极,几见发椿枝。
緑鬓颓云髻,青霞络羽衣。晨趍阳德馆,夜造月华扉。搏弄周天火,韬藏起陆机。玉房留不住,却向九霄飞。
昔在延恩殿,中霄降九皇。六真份左右,黄雾绕轩廊。广内尊宸御,仙兵护道场。孝孙今继志,只尺对灵光。
宝箓修真范,丹诚奏上苍。冰渊临兆庶,宵旰致平康。万物消疵疠,三辰效吉祥。步虚声已彻,更咏洞元章。
宛宛神州地,巍巍众妙坛。鹤袍来羽客,晃舄下仙官。玉斚斟元醴,琅函启太丹。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
水噀魔宫慑,灯开夜府明,九天风静默,四极气澄清。啸咏朱陵曲,翱翔白玉京。至诚何以祝,国祚永安榮。
华夏吟哦远,人声自抑扬。冲虚归道德,曲折合宫商。殿阁沉檀散。楼台月露凉。至诚何以祝,多稼永丰让。
玉清乐
地居天上接空居,万象森罗遍八区。
功用不知谁主宰,绛霞丹雾閟清都。
碧落空歌黍米珠,十方勃勃入无余。
闻经庆喜难言说,九色龙腾八景舆。
五色云营叆叆屯,三三洞户敞琼门。
何方道士通朱表,玉女飞函达上尊。
上清乐
紫清天上育华林,绛实朱柯竹叶深。
咀嚼繁英身不老,下观乌兔换光阴。
元君八气号青灵,锦帔飞裙住玉城。
把握帝符司道籍,被除尘累济羣生。
九日宫中四老真,广霞山上宴仙宾。
鸣钟鼓瑟行灵醋,碧落融融别有春。
太清乐
太一元君掌列仙,彤辉绛彩射芝田。
功圆会遇刊冥籍,可待洪崖笑拍肩。
金阙明光后圣君,流精焕彩结丹云。
不因太上相传授,安得人间有玉文。
五节清香半夜焚,天人玉女尽遥闻。
味同气合遥相应,绛节霓旌下五云。
白鹤词
白鹤初生在紫微,且当洞府养毛衣。
借问仙人何日至,莫言不解伴云飞。
白鹤千年始一归,山川依旧世人非。
不因华表份明语,谁识当初丁令威。
白鹤飞来下九天,数声嘹喨出祥烟。
日月相催人易老,不如修道学神仙。
太一真人冰雪容,步虚来往本无踪。
蓬莱要去而今去,蕾买在窗前鹤在松。
白鹤天生寿命长,翱翔仙境侍虚皇。
千春一到华旌上,却归霄汉自然乡。
白鹤飞翔在玉京,往来三界现长生。
修行若达神仙境,便乘真驭入云庭。
白鹤词
白鹤凝霜一顶红,常居碧落杳冥中。
三清好是逍遥处,天上人间事不同。
白鹤词
八景戒期登秘宇,九清敷佑协祥经。
曾云頡顽瞻仙羽,暴日徘徊在福庭。
白鹤词
胎化灵禽唳九天,雪毛丹顶两相鲜。
世人莫认归华表,来瑞升平亿万年。
出堂颂
道以斋为先,勤行登金阙。故设大法桥,普度诸天物。宿世恩德报,道心超然发。身飞升仙都,七祖咸解脱。
经仪三归依赞
人各恭敬。
至心归依十方道宝,当愿众生起心回向,一切信礼。
至心归依十方经宝,当愿众生心开悟解,受持转诵。
至心归依十方师宝,当愿众生普上法桥,无有障碍。
道场众等,人各执简,当心平坐,赞咏如法。
宿命赞
宿命有信缘,弱丧谓之无。皆欲眼前见,过目即言悠。大贤明道教,惨
戚愍顽夫。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
启经赞
稽首虚皇天尊前。
送经赞
无量玄玄也。
解坐赞
为诸来生,作善因缘,如蒙开悟,仰何圣恩。
七真赞
太上玄虚宗,弘道尊其经。俯仰己得仙,历劫无数龄。巍巍太真德,寂寂因无生。霄景结空构,乘虚自然征。日月为炳灼,安和乐未央。
学仙绝华念,念念相因积。去来乱我神,神躁靡不历。灭念停虚间,蕭蕭入空寂。请经若饥渴,持志如金石。保子飞仙路,五灵度符籍。
济我六度行,故能解三罗。清斋礼太素,吐纳养云芽。逍遥金阙内,玉京为余家。自然生七宝,人人坐莲华。仰嚼玄都?,俯酣空洞瓜。容颜耀十日,奚计年劫多。法鼓会天仙,鸣钟征大魔。
灵风扇香华,灿烂开繁金。太真抚云璈,众仙弹灵琴。雅歌三天景,散惠玉华林。七祖生天堂,由此步玄音。前世德未足,斯书邈难寻。信道情不尽,图飞乃反沉。太上无为道,弘之在兆心。
学道由丹信,奉师如至亲。挹景偶清虚,孜孜随日新。众人未得度,终不度我身。大愿有重报,玄德必信然。阴恶罪至深,对来若转轮。
学道甚亦苦,晨夜建福田。种德犹植树,积篑而成山。子能玄尚,飘尔升清天。修是无为道,当与善结缘。太上至隐书,名曰智慧篇。拔苦由大才,超俗以得仙。灵姿世所奇,烨若渊中莲。
人行各有本,皆由宿世功。立德务及时,发愿莫不从。善恶俱待对,倚伏理难穷。贤士奉法言,道亦在兼忘。解是大智慧,是为太极公。宝盖连玉舆,命驾御九龙。金华空洞经,捧香悉仙童。啸歌彻玄都,鸣玉扣琼钟。
竦身凌太清,超景逸紫霄。保元持法纲,游玄极逍遥。万劫犹昨夜,千春如晨朝。巍峨荫云华,手攀宝林条。香烟自然生,玄阶兴扶摇。灵旛顺风散,繁想应时消。灭智弘大混,无为为清谣。
小学仙赞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虚夷正气居,仙圣自相寻。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焚章颂
太上垂科教,勤行福寿长。延生依玉诀,请命奏金章。罪名除北府,生籍上南昌。见在保延寿,过去升福堂。
又
太虚感灵会,命我生神章。一唱洞九玄,二诵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圣赞元吉,散花礼太空。祈真真必佑,请福福当洪。诸天并欢悦,一切稽首恭。
焚词颂
人生多障难,大道实矜怜。救度留科戒,咸令忏罪缘。愆辜编地府,迭结已闻天。发露祈真佑,冥心仰圣贤。虔恭礼三宝,愿得寿长年。焚词飞上界,奏名玉帝前。
度简颂
赤明开元图,和阳通上灵。元始敷灵华,十部飞天书。开度九幽祖,万遍道自俱。玉阜秀琼林,生死福德庐。自无黄箓简,苦根焉得除。旋行诵灵章,五老还相扶。
符戒颂
稽首无上道,归心元始尊。至真妙应主,开化飞玄门。妙戒怡五灵,金书警万神。察命定錄籍,灵符度苦魂。乘云朝玉帝,齐契玄中人。
焚简颂
天尊垂悯济,救苦最为先。金箓白简妙,真符玄又玄。地府禀圣教,酆都礼此言。拔度诸业障,告盟削罪愆。
九幽咸解脱,亡魂生九天。
山简颂
祈真登紫岳、府,告命诣灵山、坛。玉女谣梵响,金童散香烟。书名通九地,列字上三天。永享无期寿,克成高上仙。
水简颂
天尊留戒律,太上演真经。奉法须勤苦,功德贵精诚。虔心启三宝,焚香告百灵。书名投水府,功勋达上清。
三涂五苦颂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龄。终始代劫数,福尽天地倾。往返于五道,苦哉更死生。展转三涂中,去来与祸并。
明灯颂
大道满十方,华灯通精诚。诸天悉开曜,九地皆朗明。我身亦光彻,五藏生华榮。炎景照太无,遐想通玉京。
散花乐
散花林,散香林,散香花,满道场,上真前供养。玉京山上朝真会,散花林十仙齐奏步虚音,满道场,至真前供养。空同一声来月下,步虚三唱入云间。
古散花乐
元始传言齐受箓,道君开教尽皈依。
小有洞中三秀草,玉京山上万年桃。
五色云中呈彩凤,一炉香裹见朱鬃。
三真玉女持花节,一双童子捧金炉。
五色彩云来覆地,九天真气遶香坛。
九龙阙上集真圣,八仙台畔听清谣。
三岛羽人朝象阙,九天仙子下瑶台。
五色彩云随步起,六铢仙服着身来。
三岛羽人来入座,十洲鸾鹤引冲天。
太上散花陈我愿,扣钟鸣鼓会羣仙。
万朵莲灯开夜月,满坛香雾杂天花。
五字散花乐
绛节徘徊引,天花散漫飞。高真无染着,片片不沾衣。
圣境三千岁,仙花始一开。如何金箓会,併奉列仙来。
八陛旋瑶级,千花漾锦英。六淳并紫?,焕丽不知名。
浅浅黄金萼,匀匀碧玉英。天风随羽盖,吹满九重城。
绰约萦空际,缤纷落坐隅。韶华长不老,何处觅仙都。
净侣吟仙曲,人人赞善哉。万花兴供养,飞舞自天来。
宝叶开琪圃,珍柯在紫微。不教蝴蝶采,长伴彩鸾飞。
几席延飈驭,香灯建宝坛。丹心无可献,碎锦酒云端。
碧緑相差次,红黄造浅深。化工应自失,雕斲本何心。
洞按炉烟起,无为道德香。同根无异气,噴鼻更馨香。
散花词
天上春常在,花开不计时。瑶坛沾瑞雾,芳气更芬滋。
玉宇千门启,金炉百和然。芬芳盈法座,只?待羣仙。
空裹花无际,元生玉帝宫。只来临靖馆,不去逐和风。
焚朱表颂
太空包有象,至道杳无形。神和通妙气,应感达衷情。倏欻周八极,依稀降万灵。散花陈素悃,委质表丹诚。
远泛翔鸾盖,遐攀倚凤旌。烟宫高郁郁,云阙上亭亭。琼凤出霄汉,金龙入太清。甘露洽人世,景福被幽冥。
解坛颂
眇眇空无象,悠悠感有情。敬则垂天贶,亵则被魔精。吉凶随运起,否泰应缘生。道不贵珠玉,神惟在至诚。丹碧尽勤苦,恳欵竭衷情。自然通大圣,皆得降明灵。捻香陈所愿,稽首冀嘉祯。天尊常寂静,回心礼杳冥。
还戒颂
天尊大慈悲,说戒度众生。威德被幽显,果报感真灵。诸天来稽首,羣魔自束形。过去超八苦,见在保安宁。斋福行当息,相共送天真。流梵逸云响,飞香杂烟馨。琼凤乘丹辇,金龙驾緑軿。生往皆快乐,家国悉安宁。
辞师颂
修斋已讫,仰何洪恩,稽首归依,奉辞玄中大法师。
经法虽玄妙,崇奉悉因师。凡欲立善者,成当礼敬之。气专功易就,心慢悔难追。若能勤系念,朝夕自仙飞。
修斋已讫,仰何洪恩,稽首归依,奉辞经、籍、度三师。
道以斋为重,法以朝为常。不信不奉者,焉能游帝乡。有骨入仙品,自然开紫房。玉女登云台,但见金银房。是故谢三师,稽首礼虚皇。
修斋已讫,仰何洪恩,稽首皈依,奉辞监斋大法师。
迢迢玉京山,仙都高巍巍。众真乘虚步,朗朗长夜开。大道由人信,心至神自归。修斋行道讫,稽首辞正师。
云舆弗驻,鹤驾难留。后有告祈,还当奉请。
向来修斋功德,上祝皇帝圣寿无疆,咸赖善功,成无上道,一切信礼。
奉送赞每句下有散花林三字
奉送诸天仙,金童捧金莲。玉女扬琪花,直上宝台前。
难思议赞每句下和难思议
碧落天中法会时,宝珠初现甚纤微。
大圣珠中传妙道,无边圣众尽相随。
祝镇天真文出九天生神齐仪
玄上高灵,元始尊神,大圣徘徊,万真临轩。三景散晖,瑞云四陈,上吉较图,推算九天。丹书赤字,自然真文,上告五帝,记名玉篇。万神监映,日月盟言,愿度愿生,愿神愿仙。天地星宿,玄照帝、我身,三官九府,五岳大神,溥告无穷,削除罪根。修斋行道,请福祈恩,元始大明,莫不纳言。得与三景,同晖紫晨,轮转不灭,身得飞仙。
炼度真文
元始太帝,高上玉皇,八天符命,普告十方,无上无下,无极神乡。三十二天,隐韵灵章,五文结气,八会流光。今日大宥,万善敷张,定名仙图,列籍紫房。修斋行道,用拔先亡,幽关超度,冥夜开光。超登三界,景侍虚皇,冢讼绝息,见在兴昌。万灵监映,福禄殊常,灾凶扫荡,眷属安康。请如所告,金马腾骧。
又一首
无上至真,大圣高真,布化运气,三十二天。八会九光,自然成真,安镇天地。保制劫年。元始符命,普告三元,下勑九地,上闻诸天,中告海岳,名山大川。今日上告,万神咸闻,修斋行道,拔度幽魂,三官九府,削灭罪根,永度三涂,五苦之源,代代受福,记名丹篇,神生福堂,炼化自然,生死开度,亿劫长存,九天符命,金马驿传。
五方消灾真文正字
东方青帝消灾真文:岁星辅肝,角亢正真,氏房心尾,四景回旋,箕主七辰,正斗明轮,承气捕非,扫除灾羣。
南方赤帝消灾真文:荧惑辅心,井鬼守房,柳星张翼,抗御四乡,轸主七宿,回转天常,召运保会,正道驿行。
西方白帝消灾真文:太白檢肺,奎娄守魂,胃昂毕觜,主制七关,参总斗魁,受符北元。
北方黑帝消灾真文:北辰辅肾,斗牛卫扉,女虚危室,豁落四开,壁总七星,执凶糺非,却灾扫秽,明道轮晖。
中央黄帝消灾真文:镇星辅脾,回度北元,??主非,截邪斩根,????,扫秽除氛,?正玄斗,明度天关,九天符命,金马驿传。
祝消灾真文
元始上天,三光高明,回景照曜,四方肃清,运度所冲,激扬流星,五份错越,三统失宁,五斗总辰,七宿明灵。真君大魁,厥讳玉精。夫人皇妃,字曰育婴,总御仙关,回转诸天。今有弟子,恐有灾星,悬告不祥,请以真文,赤书上陈,散发谢愆,披露丹诚,乞垂玄监,回复天经,气不妄越,灾不横生,焚烧真文,散烟玉庭,上景监度,普告万灵,气清三关,灾灭九冥,阴阳调和,眷属安宁,请以真文,风火驿传。
祝符戒
元始上圣,玉帝高真,丹文告命,济死度生。金箓妙戒,拯度幽冥。白简宝符,九真仙经,解削罪咎,冤债和平。救苦真人,削除罪刑。察命童子,注上生名。护戒威神,引诣福庭。超离五苦,乘驾云軿,轮转得道,飞升上清。
祝交龙
元始符命,下入重泉,幽关夜府,罪苦衘冤,通幽负信,鱼龙告宣,魂魄受炼,得离冥关,神公往化,上升三天,一如告命,菱龙驿传。
十二念
一念天地交泰,二念大道兴行,三念阴阳吋序,四念日月齐明,五念庙社安泰,六念圣筭延龄,七念兆民康辑,八念百谷丰盈,九念异人间出,十念灾害不生,十一念休祥荐至,十二念治定功成。
十二愿
一愿干亨坤顺,二愿道尊德隆,三愿五行不忒,四愿九庙来崇,五愿一人有庆,六愿四海会同,七愿万物茂遂,八愿百谷滋丰,九愿君唱臣和,十愿俗洽时雍,十一愿与道合契,十二愿亿载无穷。
又
一愿干坤明素,二愿气象清玄,三愿圣人万寿,四愿化洽八埏,五愿天垂甘露,六愿地发祥烟,七愿四时应节,八愿百物生全,九愿家多孝悌,十愿国富才贤,十一愿酆都罢对,十二愿学道成仙。
古仪十二愿念,总括无遗,方见愿力之广,以是愿念,回向家国幽明。盖科仪中文意,亦复如此,信古仪之尽善也。如巢观先生愿念,则不然。为国专以国事,荐幽专以迁拔,消灾专以祈让。盖其所着之仪,亦复如此故也。今并錄之,俾行持者自择。
巢仪十二念为国
一念天无氛秽,二念地无妖尘,三念神风静默,四念日月照明,五念八景冥合,六念十方肃清,七念普受开度,八念民称太平,九念万神侍卫,十念诸天书名,十一念功德甚重,十二念咸得长生。
又迁拔
一愿人无夭横,二愿泽及漏泉,三愿冤仇解释,四愿苦爽升迁,五愿冢讼俱息,六愿复连不缠,七愿九龙驰命,八愿魂门炼仙,九愿幽牢罢对,十愿七祖生天,十一愿朱陵受度,十二愿坐致自然。
又消灾
一愿阖门康健,二愿父母长生,三愿万邪归正,四愿众恶不萌,五愿五路通达,六愿宅舍安宁,七愿营业称遂,八愿六畜兴生,九愿疾病痊差,十愿财物丰盈,十一愿横事不起,十二愿永亨利贞。
普供养赞
人各存念,注想天尊,稽首归依,焚香供养。愿香气氤氲,遍满十方界,上至无上大罗天、仙都玉京、蕭台绛阖、七宝紫微宫,元始天尊、虚皇太上、十方众圣、三境真仙、宝藏灵文、玄中教主,敬发心回向,同入法门。愿以此香烟,虔诚供养,供养普遍,皈命礼至真三宝。
祝八威真文安坟、安宅
三光开明,回转天常,运推数终,百六乘纲。大劫交会,万妖争行,北酆不拘,放逸鬼宗,羣魔纵肆,妖闭天光。上帝有命,普告十方,演明天度,法教开张,宣道治民,摄除不祥。有何小妖,羣聚为场,赤书玉文,檢摄鬼乡,北酆三官,明速传行,千魔束爽,万鬼送形。流铃交焕,激气太阳,金虎四邀,天丁捕亡,大小齐到,不得匿藏。乞如所言,列奏上苍。
八威真文
东山神咒,摄召九天,赤书玉字,制会酆山,束魔送鬼,所诛无蠲,悉诣木宫,敢有稽延。右东方北摄酆山,束送魔宗,符教所讨,明列罪原。南山神咒威伏百方,群妖灭爽,万试摧亡。右南方赤书玉字,九天真文,摄召万气,普归帝君。右西方北山神咒,激阳起雷,流铃焕落,镢天振威,北部所部,万妖灭摧。右北方敕摄北帝,遏塞鬼门,剪除不祥,莫敢当前。右中央